自利利人,以利他心度己
不过要注意的是,利和利他总是体两,相辅相成的。
问题六:自觉,觉人;自利,利他;自渡,渡人 什么意思 自渡:用自己的智慧参透佛法大义,解除心中的困惑。渡人:用教义教化他人,使之解除困惑。全句的意思是――一个佛教大师以超度自己和超度他人为己任,其他一切概不关心,一点儿也不在乎。
我是宁波百事达工具/格雷公司/ 宁波盛和塾 诚敬组,格雷读书会同心队何绍成, 这是我每天至少一篇文字的第607篇文字(2021/6/7)三读《活法》第四章,以利他心度人生 利他拓展视野~利益一切有缘人 摘要 求利之心是人开展各项活动的原动力。因此,大家都想赚钱,这种欲望无可厚非。
五)以利他心度人生 “利他”之心就是“为世人、为社会尽力”。听起来很严肃,但其实很平常。不如,想给小孩好吃的东西,想看到妻子开心的笑容,想让辛苦的父母生活舒适等等。任何行为,只要是出于对周围人的关爱之心,就是利他。
明心度己,善意度人 修行在于自利利他,这可不是喊口号,而是如实语。心口一如,合于正道,是为如实语。如何自利?当处明心。如何利他?常怀善意。
浅谈《利他》感悟
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。结合稻盛和夫的《活法》我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。要想更好的利他,需要先明白“知足”、“节制”、“感恩”这三点。
推荐大家看《一代大商孟洛川》这部电视剧, 老冀基本上每年都要看一次, 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悟, 里面对商道的见解尤为深刻。 于己有利而于人无利者,小商也; 于己有利而于人亦有利者,大商也; 于人有利,于己无利者 ,非商也; 损人之利以利己之利者 ,奸商也 。
利他分享是指通过心灵感悟和行动所付之所有,为他人创造和提供价值和利益,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,寻找个人利益的行为。这种分享概念不仅包括物质财富的分配,也包括精神上的支持、帮助和鼓励。
所以,要利己,先利他。这个世界没有谁可以独立存在,要做成一件事情,需要别人的帮助。而要想要获得别人的帮助,唯有自己先付出。“至诚足以感人。”以前我不理解这句话,现在慢慢懂了。唯有真诚对待自己和他人,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。诚品书店创办者吴友清先生认为,企业的良好理念就是要利他。
抱利他之心,行利他之事
1、稻盛和夫认为,抱利他之心,行利他之事,命运自然就会好转。 即使在遭遇个人成长瓶颈和经营困境下,以利他之心发起的行动,企业效益必然得到提升,个人心性也随之不断提高,事情早晚会结出善果,并返回到自身。
2、这一章的后面,稻盛先生由“利他”之心谈到“以道德为基础的人格教育”。稻盛先生以“刻不容缓”来表达做这件事的紧迫程度,这也是佛法“普度众生”慈悲精神在稻盛先生身上的体现。对比稻盛先生眼中日本社会基本伦理道德的缺失,同为亚洲国家的我国也应该深思。
3、不止在家庭劳动这一事,我个人认为,这表现在家人间的互动关系,这种关系如果可以都注入“利他”的思维,让家人互相站在彼此的立场思考。如果不会换位思考,那么亲情就会变得淡漠。在家中明确践行“利他”,家人间的关系就会更加优化,整个家庭的的氛围一定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。
4、在心理学中,移情是指感受他人的思想、情绪、能够用创优的思想方法进行思考的能力。这一能力对我们适应生活、与人交往十分重要。它不是生来就有的,需要经过生活的历练和有意识的培养才能形成。不是我们有帮助别人需要时才去利他,而是在别人需要我们帮助之时去利他。
利他之心怎么理解?
所谓“利他之心”,佛教里是指“善待他人”的慈悲之心,基督教里是指爱。更简单一点说,是“奉献于社会,奉献于人类”的心。
拥有“利他之心”要做到如下:无论面临何种境况,常怀感恩之心。不仅要在受到肯定和帮助时,表达感恩之心。在直面灾难、苦难、不幸状况的时候,更要怀着感恩之心,因为这种严酷的环境、严峻的局面,能够锻炼我们的心志,磨炼我们的灵魂。全心投入工作中,磨练自己的心性和灵魂。
用消极的心态去面对,所收到的结果也是不尽人意。这完全取决于我们自身。
所以,“体谅他人之心”,也就是利他之心,才特别重要。因为,以利他之心发起的行动,早晚会结出善果,并返回自己身上。比如:当我遭遇别人恶意诋毁、误解的时候,我可以解释,让别人知道真相,但是这样做的结果,会伤害到她人。从“体谅她人之心”考虑,我选择的是沉默。
利他,对于普通人而言,实践起来会有程度不一的难处。稻盛先生充分理解普通人的心态,把“利他”分解开来,层层剖析,很有说服力。“人类原本具备希望为社会、为他人做点什么的善良之心。
转载请注明:云顶国际·(中国)唯一官方网站 » 人格魅力感悟 » 以利他之心处事感悟,以利他之心行利己之事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B5编程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